远离抑郁症——夜行暴走
【走出心灵的地狱】前半生只知好强争先,后半生才晓退让放宽;前半生只知努力发财,后半生才晓慈善散钱;前半生惟知高处光荣,后半生才明白高处不胜寒;前半生处心积虑用心,后半生才知道无心之道惟圣贤。一半一半的道理都是过来才明白;没过来的人再说也是枉然。倘若预先就悟
三分,那一定进退得当,劳逸适度,阴阳平衡,福报空前。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走出心灵的地狱》是一部纪实作品,详尽记录了我对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解析与帮助过程。许多读者因为这本书与我相识。小林就是其中一位。
四十岁前,小林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女人: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之后结婚生子,丈夫高大俊朗,收入不菲,对妻子宠爱有加,儿子聪明好学,人见人爱。周围人无不羡慕她,说她命好。意外的打击来自三年前,丈夫患了重感冒,这本不算什么大病,但感冒好了,又闹开了肠胃,不是腹泻就是胃痛,人瘦了一大圈,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小林四处求医,肠胃总算好了,心脏又感觉不适,早搏频繁,连班也上不了。小林陪着他大大小小的医院查了个遍,确诊的竟是一个她再也想不到的病:抑郁症。
小林通过出版社找到我时,精神濒临崩溃。丈夫在私企上班,长期病休的结果自然是被辞退,小林为照顾丈夫耽误了不少工作,逐渐被单位“边缘化”。更让她焦心的是儿子,由于无力顾及,成绩明显下滑。小林说,几年来她陪着丈夫药也吃了,医院也住了,能想到的方法都想到了,但丈夫的病情一直起起伏伏,好的时候跟健康人没什么两样,症状严重了,不光是发脾气吵闹,几次还偷偷的计划自杀。更让她崩溃的是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抑郁症就是不死的癌症”。小林不知往下的路该怎么走,丈夫的病是否真的无药可治?
我告诉小林,抑郁症并不可怕,简单地说,就是精神上患了一场感冒,只是这场感冒时间比较长,而且经常会有反复,所以,不论对家属还是患者本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信心,除了心理治疗,还可进行一些必要的行为疗法,切忌整天待在家里四目相对。
具体到小林夫妻的情况,我向他们推荐了“暴走”与“夜行”。
暴走是人所共知的简易锻炼方法,只需一双合脚又舒适的运动鞋。
夜行则是某些人的特别“爱好”。一群人在晚饭后集合,背上两瓶水再带上手电,天黑时出发,大步疾行至天亮返回。小林有些不信:就这么简单?我告她:就这么简单。几年前,我考察过夜行族,他们之中不少人曾患过各种各样的慢性病,比如脂肪肝,血压高,颈椎病,被折磨得厉害了,索性下决心加入夜行一族,心态放松地走上一阵,不少人还真把病走好了。我认识一些白领,工作压力大,多少有些抑郁或焦虑倾向,又不愿意吃药,一段时间的夜行后,普遍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大增。如果一定要说其中的道理,想当然的有很多,包括豪迈的精神,相当的运动量,还有我们的脚掌穴位密集,走路就是不间断地按摩这些敏感穴位。此外,一群人这样暴走夜行时会进入一种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放下和放开的状态,这对现代人疲劳紧张的身心尤其有相当的调整作用。
小林决定先体验一把。周末的晚上,她跟着二三十个夜行族一起上路,队伍中的“老人”们一直十分关照着这个“新人”。小林跟着队伍在夜色中急速走着,从城里走到郊区,又从郊区走回城里。乡下路黑,就打开手电,路遇值夜的警察,对方会见怪不怪地冲他们微笑挥手。老资格的夜行者不时轮换着走在队伍的两头,带队的掌握着速度,也更消耗体力,而押后的则时时照顾着体质稍差或像小林这样的新人不要掉队。
那是一个冬夜,事先被告知不要穿得太多,免得出汗着凉。相对单薄的穿着让小林初走时还感觉寒风刺骨,但很快就身体发热,继而竟微微冒汗了。领队的说,微汗是最好的状态,出汗可以排毒,但不要出大汗,免得冷风吹了感冒。路经一条小河,河面已结成厚冰,在月光下闪着寒光。众人似乎早有默契地脱下鞋袜,赤脚踩上了冰面。小林当时虽有犹豫,也只好迟疑着脱下鞋袜,哪知脚底一接触冰面,一阵如刀割般冰冷的刺痛。但看到别人都神态自若,她不好意思马上穿鞋,勉强坚持了三两分钟,还是第一个上了岸。之后的感觉令她惊异,穿上鞋袜后的双脚竟是前所未有的舒服,热乎乎的,再上路时脚步轻快得像要飘起来。就这样一直走到天亮,小林估计这一晚走了五六十里。
天亮散去时,她已和大多数人熟识。
一位中年人告诉她,自己曾患抑郁症十多年,两年前加入夜行后,现在全好了。
这样走了几次,小林对这种锻炼方式有了信心,并且最终说服了丈夫。现在他们每周必定要参加一次夜行,丈夫每天还要暴走五公里。“上瘾了”是他对暴走和夜行的评价。半年后,这家人重回幸福的日子,丈夫不仅找到了新的工作,而且生气勃勃。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