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多好多的爱,不要焦虑
要好多好多的爱,不要焦虑
要好多好多的爱,不要焦虑 
和青少年在一起,总是不可避免的会纠结到父母。很多时候之所以会接到这些青少年求助的案子,更多的其实也是因为父母。因为父母很焦虑,觉得孩子需要帮助。
       有个中学生在班里中等成绩,妈妈来找咨询师,看能不能帮帮她,觉得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太好,担心这样下去孩子考不上好大学,一生就这样完了。还有一个孩子的妈妈更夸张,孩子在班里前十名,也有类似的感觉,抱怨孩子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和异性交往,玩手机。结果就和孩子战斗,两败俱伤。所以来求助。
       但是你见到这些孩子们你会发现,他们没有太大的焦虑,他们过的很好,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小麻烦,但是都还过得去。更多的时候麻烦恰恰来源于父母亲。 
       我往往会问父母们一个问题,你担心他和异性交往,担心他玩手机,担心他学习状态不好,最终在担心什么?如果你的孩子和异性交往,玩手机,学习状态不好,但是仍然是全年级第一名,你的看法会有什么不同吗?很多家长会说,如果他这样学习成绩不受影响当然就没有问题。不少家长的理由很简单,担心做这些会影响学习成绩。不光是这些,所有的娱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打电话都是危险的。共同的理由是会影响学习。
      那么,我接下来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孩子是第一名?家长朋友们就会说,如果不是第一名或者前几名的话就没有办法进入好高中,好大学,然后就没办法找到好工作,担心以后生活的不幸福。
      听起来很有道理,妈妈们都在关心孩子未来的幸福。但是这个假设是真的吗?只有好好学习,排名班级前几名,然后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才能够生活的幸福?
       其实妈妈们稍微的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这不是真的。回过头来看一看,现在生活的最幸福的人,真的是你当初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吗?是不是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最高?离婚率最低?在工作中最能够体会到价值感?不要说幸福这么个人化的体验了, 就是从庸俗的成功学角度来看,他们是地位最高,权利最大,赚钱最多的那群人吗?所有的个人经验和实证研究都没有证实这个假设。这个假设被我们用了许久,却很少去质疑这个假设是否是真实的。
       如果说这个假设有一点点真实的话,那么可以说那些优秀的孩子们长大生活的好的可能性比较大大些,而优秀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跟考第几名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家长的焦虑,也是文化的焦虑。 自隋唐就开始比较完备的科举制度,给了下层平民一个翻身做主人的机会,而这个机会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所以无数人不惜头破血流甚至拿一辈子去赌。然后有了一些成功者。一千多年的文化传承,让科举改变命运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而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缺失经济又夸大了人们的这种错觉,这个世界生存很困难,只有拼命的读书才有出路,或者才有活路。今天的这些爸爸妈妈们正是当初资源紧缺背景下的产物。在他们的经验里,从小就被告知,能上大学,能找到工作,能脱离农村才是最重要的,而理想、爱情、幸福这些都要为活着让路。所以,这些家长们不约而同的习得了这样的观念,读书上大学才有出路,别的东西都可以抛弃。
         然而,世界已经变化了。马斯洛说,人们的需要层次会根据已满足的状态而发生变化。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生存的需要已经被满足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活着不再是个问题,那么这些孩子们就有机会去寻求更高层次的满足,爱、尊严,成为他自己。70后经常会觉得90后的孩子们自我,其实正是90后的孩子更努力成为他们自己的标志。可怜的70后的娃们只是在位满足基本的生存而忍气吞声。 也就是说对于今天的90后的娃们,他们想要的不是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让自己活下去,想要的是怎么样让自己活的好,怎么样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
 这些70后甚至60后的爸爸妈妈们,一方面在那里忍辱负重,一副苦逼相的说,我们这么受苦都是为了孩子。另一方面却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苦逼的生活,不能容忍他们追求自己的生活。 因为有很多的爸爸妈妈不了解这个世界上除了努力活着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性,还可以很快乐的活着。享受生活的同时,顺便做点事情就能够让自己舒舒服服的活下去。
       所以,有些爸爸妈妈们爱孩子,但是却以为爱孩子就是要让孩子跟自己一样承受共同的焦虑。 觉得这就是爱了。然而爱是支持,而不是控制,爱是给予力量而不是焦虑。很想提醒那些爸爸妈妈们,这世界已经不同了,给孩子也给自己放松一下。让我们去生活而不是生存。为生存而活着就必须全副武装全力以赴,扔掉尊严、爱情、理想。为生活而活着就可以享受生命本身的乐趣,那些理想,那些爱,那些美美的人生。
       在这样的基础上,你的孩子不必是考试第一名,也不必是考试前几名,他们不一定在重点高中,或着名牌大学。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他做他能做的,爱做的,想做的。 他可以是读书很优秀的,可以是很乐观善于沟通的,可以是喜欢组织管理的,可以是享受艺术的美妙的,可以是善于协助别人的,可以是能够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与成就的。他们不需要再书面考试中打赢所有人,但是他们都会有自己一个特别的领域,他们会成为那个最适合自己的特别的人!
       所以,若真爱孩子,完全可以给他们好多好多的爱,那些属于自己的焦虑还是留给自己吧!
       最后,我还要充满恶意的揣测一下那些一定要孩子学习好的家长朋友们?凭什么你的孩子一定要比别的孩子读书好?你读书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吗?如果你是你的另一半也是吗?如果你们本身也不是为什么一定要求孩子是?凭什么你会自恋到你比所有人都好,所以自己的孩子也要别所有人都好?还是你会自卑到自己生命的缺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孩子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