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人类捍卫自尊的“权宜之病”
抑郁症:人类捍卫自尊的“权宜之病”
作者:韦志中
打开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青年译者孙仲旭由于抑郁症弃世的消息扑面而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工作者,我突然觉得自己要说点什么了。
在精神卫生法没有出台之前,我曾经接待过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除了他们在痛苦程度和症状表现相同之外,还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极其聪明的人。这些智商和情商都不算低的人,患上抑郁症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呢?依照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和视角,人类自身所有保留下来的内容都应该是趋利避害的,包括情绪的进化也是一样。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不要再试图讨论为什么会有抑郁症这样的“人类顽敌”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受。
我们继续来试图回答“好处”这个问题。当然在这里所指的“好处”不是上面所指的人类共同的好处,是从个人层面来说的。抑郁症是一种情绪疾病,我们可以试图推算一下它的演变过程。人们在和外部的世界互动的时候,并不是一直能够“人定胜天”,大多时候我们会有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像是闪电一样刹那而已,但次数多了以后可以形成为叫做“倦怠”的状态。倦怠的感觉会让人麻痹,时间长了就会升级为一种叫做“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或者叫做症状。这时候,我们已经学习到“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改变现实”的观念,并且深信不疑。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就是这样发展的,只不过这时候还不是抑郁症,要达到抑郁症的状态还需要持续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心理互动,才能到抑郁症的状态。
假设一下,一个人面对一些无能为力的外部的事件和人的时候,可以有几种选择?至少可以选择顺从和对抗,也可以选择逃避和驾驭。那如果这四种我们都不愿意或者不能选择的时候,我们还有一种叫做不做选择的选择吗?我们不能顺从,那样会违背我们的个人意志,我们不敢对抗,因为那样不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化原则。当我们在“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矛盾中徘徊的时候,神经症(包括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也就是一种妥协之后的产物了。到这时候,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事实,所有的心理症状都可能是人们的一种“无奈之病(举)”。
这样看来,所有拥有心理疾病的人都是一种相对积极的应对和策略。我在临床心理咨询中也发现,当我们还不能让那个患者找到一种新的更具有积极的策略和方式之前,任何想要让他(她)放弃拥有疾病的方法都是徒劳的。可是,我们(心理咨询)真的可以找到比他们自己选择的方法更好的应对方式吗?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多年前曾经接待过的一个年轻的母亲。她因为自己的孩子被人害死而疯了,在精神病院住院一年未见好转,朋友转介到我这里同时接受心理辅导。经过初次交谈,我知道这个母亲的良知不可能让自己好过,因为,她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如果她不疯癫而是以正常的面目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这是做不到的。于是,“疯”就成了她可以让自己获得作为母亲的尊严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试图让她好起来,就是要与她内心的良知对抗,这是徒劳无功的。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正常(文化或者其他)的方式来帮助这位母亲找到爱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她真正地康复。
对于孙仲旭的弃世,我没有更多的伤悲。毕竟他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之前,并没有向这个世界妥协,至少他保留了一份自尊,也许在他看来生命的长短不如尊严更重要。
抑郁症,也许是人类捍卫自尊的“权宜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