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硬币翻过来看
把硬币翻过来看
把硬币翻过来看 --- 李子勋
对心理疾病来说,不是你有了什么(障碍),而是缺少什么(经验与能力)。不是治疗,而是帮助成长与获得。
寓言说:"一群圈养的麋鹿不用生存竞争与奔跑,鹿群很快就退化和衰老。在放养区引入狼以后,鹿群变得健康、生气勃勃,种群也繁殖壮大。"是否可以说不安、恐惧、丧失对生命群体是重要的?
   任何情绪与体验,哪怕是极端糟糕的,对生命来说都是一种存在性的,这个存在自有它的意义。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高度地否定一些体验,使这些体验被妖魔化。
硬币有两面,问题只是其中的一面,把硬币翻过来看,问题也是资源。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智慧。
    心理医生在干什么:找资源 VS 找问题(一级)
      好的心理医生惯用资源取向的视觉。你在和他交谈的时候,他总是引导你看到你在问题后面的获益──看到你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并无意识地建构了你的问题;看到你的痛苦更多不是来源于现实困境,是你的观念系统(文化)引发的价值联想让你陷入内心困境。你越怕什么,你的逃避行为正好让这些问题加重或慢性化。他会帮助你理解问题多少是在你的"努力"下才维持下来的,如果你想解决问题,你也要做好放弃一些获益的心理准备。当然,有时他会鼓励你多少保留一些问题,以此来保障你的获益。
不那么好的心理医生是问题取向。他把心理理论当作解剖刀,或考古学用的镢头,总在试图挖掘、找到你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更深沉、更早年的问题,并为发现(发明)你存在某些经典心理情结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好了不起。这样的医生幼稚地假定问题被他挖出来,就一切OK了。其实,这些问题的人为标定(尽管躲在学术外衣下)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心理能力的瓦解,促使你心理退行和幼稚化,让你躺在问题上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医生对你情感、精神、时间、精力与金钱的多重剥削。
找资源,跳脱强迫症陷阱
    1. 强迫──从思维形式到慢性问题
      不少人会因为自己存在强迫性的行为与观念色彩而倍感痛苦。其实每个青少年在十三岁到十八岁的某个时段或多或少会陷入这样的思维形式中,这样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对立的,不自由的思维模式。比如,人受社会影响做了一些自私的事,知道不这样做不行,但做后却产生一种道德冲突(正统教育所致),不得不做,做后又怨恨自己。这样的内心模式是有强迫色彩的。还有,青少年的思维是一种极端思维,喜欢穷根究底,不容忍模糊性,这也是强迫色彩的思维形式。这是,这个年龄正是人在自行其是与自我约束的对立冲突中寻求适应与和谐的年龄,也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被多元视觉与辩证思维取代的年龄,一旦内心观念系统的重建,思维变得成熟和平缓,强迫的色彩就自然消失了。
      如果在这个阶段同时出现三种重要的心理经历,人的强迫色彩会慢性化甚至发展:
      --被不恰当的文化(报刊、书籍、电视)提醒,内心开始自动检查,或被人高度关注和强化,或被医生不当干预,内心产生缺陷感、羞愧和恐慌;
      --重大的应激与创伤事件,引发内心不安全感(死亡恐惧),罪恶感(失控焦虑),不洁焦虑(超价道德与羞耻感),需要反复的思考和行为才能平息情绪;
      --家族性的个性色彩。
      这三者同时存在时,才有可能发展成强迫症。
2.别轻易说是强迫症
很多人包括心理医生,随意把当事人反复行为或某种赘述的思维方式称为强迫症,其实是很不严谨的。强迫症的诊断需要三个必需条件:
 一、满足强迫性的条件:a,存在一个自主的观念跟行为;b,同时存在一个强烈的对抗意愿;c,伴随强烈的自我批判和内心痛苦。这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带强迫意味的对抗,或者没有深沉的痛苦的体验,都不足以视为强迫性,只能看成一种思维与行为习惯。比如,洁癖的人,认为爱清洁是一个好习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勤洗手,勤换衣,不让旁人进屋,坐床,也不请客吃饭,尽管别人看着累赘、繁琐得慌,自己却很欣然愉悦,这就不是强迫
二、社会功能的丧失:因为必须强迫性重复而无法上学、上班、与人交往,社会能力的缺损是诊断首要考虑的。如果这个人只是陷入一种强迫性,但学习、生活都很好,只能说是强迫性个性类型,属于正常人群。
三、时间:一、二条的内容需要不间断,持续半年以上。遇到压力时才出来,那不是强迫症,而是一种有强迫色彩的心理防御。
3.落入陷阱,越想消除越顽固
很多人会在一生中并存有强迫性思维,你认为这是病态的,要消除,自然的东西就变得不自然。恰恰是你要去对抗并消除它,你正好陷入了强迫性症状的陷阱,强迫性的陷阱就是对抗--强迫性对抗。如果对抗无效,内心产生痛苦,结果上述的第一条就成立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生活得很繁琐,比如说反复地去洗东西,洗手,反复地检查等等,如果他不认为这是一种麻烦,甚至觉得这很好,那么他就从这样的个性中获益,学习会很好,也不容易出错。虽然别人会觉得他很小心,很仔细,但他不会陷入大麻烦。什么时候会弄成大麻烦呢?那就是他突然讨厌这样的行为的时候。我经常会对当事人说:"有一天,你喜欢上你的强迫症,强迫症就消失了。"因为真心的喜欢就没有对抗,也不会引发内心痛苦,自然也就不是强迫症了。
 因此,心理学寻求当事人内心的改变,就是把问题看成资源。人们的内心在文化标定下,会给自己的行为作价值判断,常常会认为身心一些自然发生的状况是一种异样的东西,产生修正、排斥的欲望。其实这样的状况就是你本人的一部份,它不是别人的,也不是一个外来的东西,更不是你得了一个病,而是你有什么特质,这个特质对于你来说也许是有意义的。如何找资源
1. 把问题看成有意义的东西
我不把每个人的问题看成问题,这来源于我内心的一个哲学──不是用单纯的医学或心理学来看待这些现象,也要从人性本身或人类学本身来理解它们。一种精神状态,只要产生了,它就是存在性的,这个存在就是有它的意义,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个意义何在,只能敬畏它。但某些超价的文化观念让这些精神存在变成问题,为了帮助当事人,心理医生会给这样的精神存在重新赋义,建构一个既不违背主流文化,也让当事人可接受的意义。有了这样的新意义,当事人带着问题也可以正常生活了。
把问题看成有意义的东西,改变了当事人看问题的视觉,当事人的内心有了一种认同感,因为问题引发的焦虑与冲突就会减轻。如果当事人把这种资源取向的看问题方式应用到生活的其他面,他会获益良多,生活得积极和轻松。
2、接纳问题
当来访者为问题苦恼的时候,心理医生要帮助让他可以和问题和平相处。就像一个人残疾了,如果他永远不能接受残疾这个事实,那么他的心态永远是不健全的。有一天他接受了,他的心态可以健全的,甚至他因为残疾而创造出更大的生命价值,比如霍金、张海迪。心理上困境也是这样,认为"它不是我的,我要排斥它",就会因而产生痛苦;认为"它是我的,但不是我的全部,生命的精彩远比它要多",那么产生的是适应与满足。
2. 注意问题的积极部分
如果我们只看问题糟糕的一面,就陷入烦恼,看到问题的两个面(正面和反面),问题有可能转化成可用的资源。当你过分注意问题的消极成分,医生会提醒你注意问题的积极部分,反之亦然。资源取向的引导是让你淡化或弱化问题,从问题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让你发现自己仍可以自由决策和生活。
 一个人自觉深受强迫倾向所苦,我会说正是这种过分仔细、认真的性格,也曾让你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你处在强迫倾向里面并没有失去什么,而得到了什么。我强调问题的获益性(不管是社会获益,还是内心获益),这是为了扰动当事人的内心,达成一种信息均衡。现在认为心理疾病是信息病、或文化疾病;给当事人不一样的信息、帮助当事人从问题中获益是心理医生的职责。
所以,通过咨询当事人要学习如何把硬币(问题)翻过来看,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智慧,如果这样做了,你在心理咨询中就获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