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对自身分裂的恐惧
焦虑是对自身分裂的恐惧
焦虑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精神分析的心理病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焦虑理论是精神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焦虑的实质、根源及形成机制,广义自身心理学的解释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先后提出过两个焦虑理论,认为焦虑的根源在于本能或本能冲突。早期焦虑理论认为,自我遭受本能威胁是焦虑的根本原因,被压抑的力比多直接转化为焦虑,伊底中的本能冲突是焦虑的根源。焦虑的形成机制如下:在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思想、愿望威胁自我时,自我压抑它们,阻止其表达,但压抑只能的力比多能量,这导致体现本能冲动的思想障碍和愿望同力比多能量分裂,力比多能量通过转化成焦虑得到释放。
在《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20)一书中,弗洛伊德提出了新的人格结构学说,认为人格由伊底、自我和超我这三个部分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焦虑理论“信号焦虑说”。信号焦虑说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伊底,而在自我,只有自我才会产生并感受焦虑。焦虑的发展有两个决定性的阶段,第一是原发性焦虑(primary anxiety)阶段;第二是继发性焦虑(subsequent anxiety)阶段。原发性焦虑实际是种创伤状态。所谓的创伤状态就是力比多大量出现,也没有足够的防御机制来压制这些冲动,从而陷于被动无能的境地,个体因此产生强烈的痛苦和焦虑。由此可见,原发性焦虑的实质也在于自我遭受本能的威胁。原发性焦虑是种痛苦的经验,给个体的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个体记住这种创伤性情境,每当本能欲求和力比多再次出现,自我如果意识到这些本能冲动可能再次使自己陷于被动无能的境地,就会以焦虑为信号,动员起内部业已形成的防御机制,以控制这些本能欲求,降低焦虑。这种作为信号的焦虑便是继发性焦虑。
古典精神分析提出的两个焦虑理论,虽然对焦虑的形成机制解释不同,但都认为焦虑与本能生活有关,焦虑是自我遭受到本能威胁引起的,其实质是对本能的恐惧。
安娜弗洛伊德继承其父衣钵,认为焦虑是“对本能力量的恐惧”,是由本能对心理装备的威胁引起的。
根据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到的经验资料,广义自身心理学提出了新的焦虑理论。它认为,焦虑分为两类:其一,自身没有分裂的个体所体验到的焦虑,它是对特定事物、特定情境的恐惧,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现实焦虑(reality anxiety)。阉割焦虑(castration anxiety)就属此类。其二,意识到自身即将分裂的个体所体验到的焦虑,它是由自身的不稳定状态引起的,不是由导致自身分裂的因素直接引发的,此类焦虑就是解体焦虑(disintegration anxiety),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神经症焦虑(neurotic anxiety)。解体焦虑难以确定,强烈而弥散,与自身分裂的意识相伴而生。“解体焦虑的核心,是预见到自身的分裂,与不是对驱力的恐惧。”这就是说,解体焦虑不是对本能的恐惧,而是对自身分裂的恐惧,驱力的强化不是自身分裂的原因,而是自身分裂的结果。
这两类焦虑具有内在联系。首先,对特定事物或特定情境的恐惧,其实也是由对自身分裂的恐惧引起的。某些事物或情境之所以令人恐惧,就是因为它可能威胁自身的安全,而导致自身分裂。因此,这类焦虑与解体焦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解体焦虑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形式。其次,解体焦虑通常表现为对特定事物或特定情境的恐惧,而且常被后者掩盖。归根到底,所有的焦虑都是解体焦虑,都是对自身分裂的恐惧。
充当自身对象的个体,长期不能运用神入准确理解并满足个体的自身对象需要,是自身分裂的根本原因,也是焦虑的根源。
广义自身心理学的焦虑观和古典精神分析既有相似之处,更有质的区别。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焦虑是由威胁引起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威胁的性质和来源理解不同。关于威胁的性质,古典精神分析认为,焦虑由自我遭受本能威胁引起,与自我可能陷于瘫痪有关;广义自身心理学认为,焦虑的实质在于自身遭受威胁,在于自身可能陷于分裂、混乱和衰弱。关于威胁的来源,古典精神分析认为,威胁来自本能驱力的泛滥。广义自身心理学认为,威胁来自具有人格障碍的自身对象长期不能满足个体的自身对象需要;古典精神分析对焦虑的认识流于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能泛滥,自我软弱,是自身分裂的产物,是自身对象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遭受创伤性挫折的产物。
广义自身心理学的焦虑观和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学学派存在相似之处。它们都反对古典精神分析的生物化倾向,都否认焦虑源于本能驱力或本能冲突,都认为焦虑源于不良亲子互动。
冠以自身心理学认为,自身对象长期不能满足个体的自身对象需要,是解体焦虑的根本原因,性本能和具有破坏的攻击性的泛滥、本能冲突都是自身分裂的结果,都是由不良自身对象关系引起的。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卡伦霍妮认为,敌意和焦虑是人际关系失调的结果,特别是亲子关系失调的结果。父母能否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是基本焦虑产生与否的关键。如果父母真心关爱子女,真心给予温暖,子女就不会产生焦虑。如果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或者施予假爱,子女就会对父母产生敌意,陷于既仰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困境。由于弱小无助、身心需要仰赖父母满足,同时出于对父母的惧怕,并为避免由对父母的敌意引起的内疚感,子女就会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被压抑的敌意直接转化为焦虑。童年时期对父母的敌意,会泛化成对整个世界和所有人的敌意,形成基本敌意,基本敌意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
关于焦虑的形成机制,广义自身心理学和霍妮的模式有相似之处。霍妮的模式是:亲子关系失调——敌意——压抑——焦虑;广义自身心理学的模式是:不良亲子关系——自身分裂(或自身分裂的威胁)——驱力(包括性本能和攻击性)和焦虑。由此可见,他们都认为,攻击性和焦虑源于父母对儿童的不当反应,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驱力或其衍生物。
但对焦虑和压抑的关系,科赫特和霍妮的看法不同。霍妮认为,焦虑由压抑引起;科赫特则认为,压抑由焦虑引起。
沙利文也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焦虑理论更接近于广义自身心理学。他认为,人际关系分裂是焦虑的根源,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满足需要的方式受到或可能受到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谴责,个体就会产生焦虑。受到重要他人的谴责,意味着不容于社会,还不是充分的人,个体因此丧失安全感,产生强烈的焦虑。因此,焦虑是自身(self)受到威胁、自尊遇到危险的信号,是在重要他人的心目中地位即将丧失的信号。沙利文的焦虑形成机制可概括成如下模式:人际关系分裂——自身受到威胁——焦虑。不难看出,这一模式与广义自身心理学很相似。此外,沙利文所说的自身,是用于减缓焦虑的经验组织,是个体关于自身的意识,这与狭义自身心理学相似;但沙利文认为,自身一种动力机制,这又与广义自身心理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