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和择业误区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和择业误区
个案:大学毕业生屡跳屡败  雄心壮志已消失殆尽
小吴是福州大学管理学院04届的毕业生,大学读的专业是经济学,他对这个专业并不是很满意。大学期间,他当过导游和计调员,在旅游这块积累了一些经验。
小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家小型旅行社当计调员,月入2000多元,好的时候将近3000元。虽然收入可观,但5个月后,他觉得放弃自己学了四年的专业很可惜,便决定走回“正道”,应聘到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任经理助理。可进了那家公司他才知道,所谓的经理助理其实是推销员,每天都要到学校去卖书,跑了大半个月,他总共才卖出18本书。一个月后,小吴回到旅行社工作。
 不久,小吴觉得自己该着手创业了。他找了几个朋友,揽点生意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可生意还没做成就无疾而终。现实迫使他重新加入找工大军,现在他在一家电子公司从事推销电子机器的工作。既沮丧又无奈的小吴开始对自己的一系列选择产生怀疑,他说他对未来感到非常茫然,曾经的雄心壮志在一次次失败中消失殆尽。
余佳玲(成都《旅途》杂志社采编主任,以下简称“记者”):向老师,您好!我想就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困惑,请教您几个问题。据我所知,在你的咨询工作中,职业问题,也是您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向程(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首席咨询师):是的。就你所说的小吴的情况,有一些基本的脉络需要注意:1、他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但他感到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毕业后的第一项职业选择了旅游;2、在旅行社的薪资收入每月2000——3000元,这对于一个刚进入职业生涯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但他却在5个月后放弃了这份工作,回到了专业对口的“正道”;3、所谓“正道”的工作原来是做图书推销员,小吴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于是又回到旅行社;4、试图自己创业,但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现在小吴无可奈何地加入到重新找工大军,感到非常茫然。
记者:是呀!小吴为什么会感到困惑,现在许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都面临小吴类似的问题,他们到底需要用怎样的心态去应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呢?
向程: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出发,实际上可以引伸出以下几个关于大学生择业和就业所面临的问题:1、如果我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我是否一定要放弃这个专业提供给我的就业机会?2、如果我很喜欢某一职业,我是否就必须马上从事这个职业?3、怎么看待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丰厚的薪资收入?4、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什么条件,决定性的成功因素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如果缺乏理性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仅仅凭借良好的愿望和某种神经质的冲动,就会陷入迷茫。
择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的一生往往面临许多次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
记者:许多人当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进入职业选择时,或者发现凭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难就业,或者因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而选择其他的专业和行业,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他们应该怎样应对这种现实?
向程:选择和自己的专业不同的工作,这无可厚非。关键是,你是因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而要改行呢,还是基于一种现实的考虑,选择更容易就业或者更有发展空间的职业?我想,后者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而前者或许是一种情绪化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不赞成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我要改行”这样的思维逻辑。
记者:为什么?
向程: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更多地要基于一种“社会需求导向”而不是“个人兴趣导向”来选择,也就是说,择业不能简单地依据自己的个人偏好。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点在自己的兴趣偏好,而往往忽视现实需要这个因素,因此会在职业生涯中走弯路。譬如,现在许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梦想当“超级女生”,但社会并不需要成千上万的超级女生啊,脱颖而出的毕竟就那么三、五个,所以,我们就不能把“超级女生”作为一种职业选择。我接触过许多选择“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学生,他们非常愿意自己在电视、电台传播行业成为明星,但他们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专业所能提供给你的就业机会实际上是很少的。“兴趣导向”是一大择业误区。
另外,不同的职业可以积累相同或相似的职业经验,这是许多求职者没有注意到的。刚进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由于他们对职业没有切身的了解和感受,通常会主观地夸大专业的界限和区别,而不注意不同专业工作之间的“相同的”成长因素。譬如: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你都不可避免地要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不管你干什么,都涉及怎样面对你的上司和下属;不管你在哪家公司,都需要培养对职业的忠诚和敬业的态度;不管你在什么单位,你都得从一个单位的最基层、最缺乏技术含量、最微不足道的岗位干起,并把它作为你职业生涯的起点。大多数人不太可能“坐直升飞机”直接跃入你最理想的职业位置。
记者:我注意到,一些人之所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在这个专业领域呆得太久,浪费青春。因为自己不喜欢嘛。我觉得最好的情况是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又符合社会需要,这样的选择是最理想的。
向程:走入职场,可能会遇到自己不太满意的一份工作,这是常见的现象。不过就认为这是在浪费青春,这种想法是一种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当然啦,在社会需要与个人爱好上,如果能够两全其美,当然是最好的!不过,即使你对眼下的职业不感兴趣,或者不是你理想之所在,你仍然不可轻言放弃。你要考虑报酬问题。在职场,为丰厚的薪资而努力工作,是最正常不过的心理了!因为这个工作提供给你的报酬,或许是你现在生活的基本保障,或者是你日后发达的经济基础。你需要谨慎掂量、理性评估。退一步讲,就算处在现在的职业状态,你也可以学习到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东西。而急于放弃现在收入可观的职业,常见心理原因是对职业生涯的不了解。
记者:您所说的职业生涯是指什么?作为大学毕业生,他们应该怎样看待最初的职业选择呢?
向程:职业生涯是指把职业看成一个过程,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决定。实际上,择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的一生往往面临许多次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以我自己为例,在我24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做过3年的炼钢工程师、5年的总裁秘书、3年的国企厂长,3年的私企经理、4年的外企白领、6年的心理医生,职业类型涉及科研、文秘、工厂管理、政策研究、营销、资本运作、心理咨询等。现在想来,自己真正最适合做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清楚的。
人在不同时期进行的职业选择,与这个人的个人命运、年龄、性格、无意识情结等因素有关。“我究竟适合做什么职业”这个问题,只有在有了更多的职业阅历之后,才会真正明了。许多大学毕业生,他们急于在一开始踏入职业生涯时就给自己的未来进行“定位”,而且把这种选择看成决定人生成败的“抉择”,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一种对自己不够宽容的想法。可以说,除某些从事单纯技术或科研工作的人之外,在一个单位,一个职业领域干一辈子的,毕竟是少数。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必把眼下的选择看成终生的归属,这样的话,我们对现有职业的不满就会下降。
假如你对某一职业特感兴趣,往往意味着某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记者: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能够一开始就从事一项自己很喜欢的职业,是很幸运的。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兴趣而仅仅依据社会需要来定位自己的职业,或许,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更看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吧!您认为,他们是否需要尊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向程:肯定是要尊重的。而且不管什么人,其实都很难违背自己的心愿去从事自己很讨厌的职业。所以说,尊重自己的志趣选择职业,是很自然的。只是我要提醒的是,相对于中年人来说,年轻人对某种职业的兴趣,更多的是一种“潜意识的情感投射”,而不是基于客观理性的评估。我们生活中的所谓“喜欢”、“爱好”、“感兴趣”等等,说的只是一种感受和愿望,并不一定代表“热爱”和“适合”,甚至就不是真正的喜欢。譬如,我的一位来访者向我咨询职业发展问题,他现在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但6年来,他一直想当律师,为此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几次都未通过。为什么?因为他只有强烈的当律师的冲动,而并不真正用心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没有认真进行职业准备,甚至不能集中精力参加考试。你说他喜欢当律师呢,还是不喜欢?用心理学来说,这种“有某种难以自制的强烈冲动而又缺乏行动支持”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潜意识情感投射。
记者:那么,他喜欢当律师呢还是不喜欢?“律师”究竟是不是他的职业兴趣偏好?
向程:从现象上看似乎很费解:如果它真正热爱律师这个职业,显然他会努力参加培训,不会一个大学生学了6年的法律还拿不到律师资格证。但是,如果我们说他不喜欢从事律师职业,那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律师资格考试,而且总在表达自己想当律师的愿望,好像也说不通。心理咨询之后才明白,这位来访者真正的问题其实与他当不当律师的“职业选择”无关,而是内心深处存在一个“公平情结”,是心理情结在作祟。在他28年的人生成长经历中,特别是在他幼年的早期经历中,遭遇了太多的“不公平待遇”,看到了太多的“不公平事实”,而这所有的不公平,都与他有一个“霸道的、不讲理的父亲”和一个“委曲求全的自己”有关,与自己“在父亲眼里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儿子而受到粗暴惩罚”的幼年事件有关。不过,他一方面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另一方面在家里又是一个乖孩子,在父亲的惩罚面前从不反抗。因此,在成长的记忆(潜意识)中,“打抱不平、伸冤、为自己的错误和过失辩解”,成为他难以实现的“愿望”。这就是他想当律师的深层心理。
记者:哎,还真的有这么复杂!这样看来,大多数对某种职业怀有特殊兴趣和个人偏好的人,可能都是有内在情结。但是,即使这样,我觉得他还是可以选择当律师呀!就像您说的,您们心理咨询师都或多或少有“助人情结”一样。人究竟可不可以按照自己的内在情结选择自己的职业呢?
向程:当然可以,有了内在情结的推动,我们的职业冲动会提升,职业欲望会更强,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当事人要明白自己的“心理情结”和“职业倾向”之所在,即要满足情结所需,又要回到现实的选择上。有时候,找一个职业指导专家帮助你评估评估是非常必要的。我想,仅仅建立在某种内在情结基础上的职业冲动,是神经质的,往往不能持久。因为神经质,所以当事人就不会很现实理性地考虑问题啦。一些从业者,常常凭着自己不能觉察的神经质冲动去择业,就会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甚至一年之内“跳槽”达5次以上,长此以往,他们很难在一个公司安心工作,也就没有晋升机会和职业成就可言,这才叫做浪费青春。处在这样的状态,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职业,更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记者:能不能这样说,假如你对某一职业特感兴趣,往往意味着某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根据您的经验,能不能告诉我,还有那些现象是属于非理性的从业冲动?
向程:可以这么说。年轻的求职者身上常见的非理性的职业冲动,表现很多。譬如:频繁跳槽,越跳越差;兴致勃勃到一家公司,稍遇挫则随即放弃;不详细了解公司提供的职位信息,仅凭字面意义应聘某个职位;过度关注公司的文化气氛,对上司或老板怀有强烈的亲情期待;过分看重上司的个人魅力,忽视应聘职位与自己的特长是否匹配;总想“挑战自我”,选择自己的“弱项”择业而不懂得扬长避短;急于求成不愿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忽视薪资报酬,觉得只要自己喜欢,工资给多少无所谓;薪资报酬做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觉得什么工作薪资待遇高就选择什么,忽视岗位成长空间和个人提升机会;在缺乏职业经验和创业条件的情况下草率创业等等。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常与他(她)本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情结及专业能力等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性格等是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仅凭自己神经质冲动去面对严酷的职场竞争。所以,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做出客观且全面的自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当你获得了必要的专业经验和团队整合能力时,自主创业的时机才会来临
记者: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什么条件,决定性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向程:经验和能力。当一个人获得了必要的专业经验和团队整合能力时,自主创业的时机才会来临。如果我们把创业的条件进行细分,可以理解为创业6要素,即:职业气质、创业动机、职业经验、管理能力、启动资本、机遇。在这6要素中,前4项属于个人的内在条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根本。在这些内在条件中,一个人的职业气质类型和职业经验是最重要的。
记者:作为当事人,怎么了解自己的职业气质类型。有没有可以用来确定职业倾向的方法和专业工具?
向程:当然有。一般情况下,职业评估可以选择《凯尔西职业气质类型量表》或者《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测试,对于一些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的人来说,进行这样的专业心理测试是有必要的,至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意见,便于增加你对自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行《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测试,确定你的心理需求偏好。通过这些测试,加上职业指导专家对你进行的评估,对于你进行理性择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的职业气质类型是“艺术创业型”,你当然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进行自主创业,不过,你可能需要与职业类型是“供应者”、“保护者”、“化解者”的人进行合作,这样你的团队可能更好,事业更容易成功。
记者:您是不是说,即使要自主创业,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大学毕业生应当怎样看待并以怎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
向程:是的。合作是创业的重要前提,而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获得的,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需要通过至少3——5年的时间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这是一个人的职业经验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把这方面的能力定义为“人际能力”的话,那么,通过职业阅历积累起来的“专业能力”和“人际能力”是创业者所必备的。
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生涯的角度说,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不同的职业发展任务,并和那个年龄阶段的心理成长特征相吻合。“爱拼才会赢”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但这句话不能适用于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对于老者来说,“无为而治”可能更有价值。这里涉及一个职业与心理的匹配的问题。
从这一点出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似乎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果说,大学生活使我们接触了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关于学习的方法的话,那么,在我们刚刚毕业进入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在最初从业的3——5年中,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不是“我愿意做什么”,也不是要“挣许多的钱,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更不是“达到理想的职业高度”,而是“职业适应”。这里的职业适应,既包括专业经验的获得和培养,也包括对于下一阶段很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适应和职业发展资源(人际关系资源、市场信息资源等)的积累。这一发展任务,通常是一个人在30岁之前完成的。当我们人到中年,职业早期经历中所积累的东西,会成为一生的财富,并推动我们走向职业的巅峰。
记者:当一个人完成了您所说的职业发展第一阶段的任务之后,他是否就可以进行自主创业了?
向程:不一定。我特别要强调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进行自主创业,在职场,人人都是企业家,人人都是老板,其实是一种夜郎自大的心理,一种文化上的弱智。世界上只有那些具有较高的成就需要、自主需要、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在众多的创业者众脱颖而出,也就是说,只有“创业型”的人,才可能成为自主创业的主导者。而你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可以通过职业评估大体确定。总之,对自己的了解是很重要的。我并不鼓励使用“自主创业”这个概念,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强调这个概念会加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而忽视职业经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