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糊逻辑”?也许亲密关系需要边界感
“浆糊逻辑”?也许亲密关系需要边界感
著名心理学专家武志红老师,曾提出过一个理论——“浆糊逻辑”。
啥叫浆糊逻辑?武志红老师解答为我们中国式的生存名言:难得糊涂。
指的是我们在浆糊一样的人际关系中, 如果非要分得太清楚、凡事太较真,就会出现大问题,所以差不多就行了。
与浆糊逻辑相对应的,就是边界意识。
对于边界意识最直白的解说,即“我是我,你是你;你的事需要我帮助,你跟我说,我做我的事,也不需要别人过多干涉。”
生活中很多尴尬场景,打着“为你好”、“都不是外人”的感情牌,其实是在破坏边界感。
作家周国平曾说: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的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人人都在热议的边界感,到底是什么?它为啥这么重要?

                            
 
1
 
边界感面前,亲密无间是相对的

作家张萌曾经说过:

在交往的过程当中,根据对方的喜好设置一个禁区,对于禁区内的话题,能避开就避开。

有句俗话说:亲不过母子,近不过夫妻。
在豆瓣评分9.5的神剧《父母爱情》中,江德福和安杰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感情令人羡慕。
除了相互欣赏,他们也深谙夫妻之间的边界感不能逾越。
安杰的大哥和嫂子一向对军官妹夫江德福很殷勤。
有一次,他们一家到岛上探亲,实际是想让身为司令员的江德福为女儿安排当兵。
安杰虽然欢迎自己娘家人的到来,但她也和江德福抱怨他们得寸进尺,不知道满足。
江德福是怎么做的呢?他只是默默听着妻子唠叨,并没有表态。
安杰质问江德福:“你怎么不说话?”
江德福说:“你让我和你一起说你娘家人的坏话?我可不上当。你自己说可以,我要是说了,你又不愿意了。”



安杰深情望着眼前的男人,眼神中流露出藏不住的欣赏,笑答:知妻莫如夫。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江德福的高情商,也充分展现出对妻子及其家人的包容和尊重。
如果当时江德福顺着安杰的话往下说,安杰心里肯定会非常不舒服。
她的抱怨情绪就会转移到丈夫身上,争吵将一触即发,感情也会随之出现裂缝。
罗曼罗兰说过:

所谓幸福,是在于认识一个人的界限而爱这个界限。

在边界感面前,亲密无间是相对的。
当亲密无间凌驾于边界感之上,将是一种侵犯。



 
 
2
 
领地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在动物世界中,经常会看到大大小小的动物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和生存繁衍的机会去搏斗。
人是高级动物,同样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也就是常说的“边界感”。
这种边界感,是不局限于年龄、身份的,同时也是人际关系中容易忽视和混淆的概念。
在武志红老师强烈推荐的漫画《抱住棒棒的自己》中,有几个讲述亲子关系中边界感的故事。
其中,父母给孩子“伪自由”这一篇,讲述了一位母亲在女儿高考前作出承诺:
如果考上重点本科,就给她3万块钱的奖励,并可以自由支配。
女儿发挥得很棒,母亲也履行了承诺,给了她3万元的奖励。
但是,当女儿想要用这笔奖金买一个名牌包包时,却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
母女俩由此产生了意见分歧,母亲说:“你才多大,这么奢侈很过分!”
女儿不解:“不是你说的我可以自由支配吗?”
其实这是一种打着感情牌的边界感,也是在育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如果从小不给孩子建立边界感,不让她学会独立成长,以后也会逐渐失去自主能力。



尚且不谈,这位母亲的观点是对是错。
但可以肯定的是,所谓的“自由支配”,其实是想让孩子的选择能够与自己的希望匹配。
《抱住棒棒的自己》的主笔卢克说:

健康的亲子关系,必然包括两个母题,即“爱和分离”。

这里的分离,指的就是亲子关系中的边界感。
建立边界感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领地和主权”。
领地意识,也是一种主权意识,它不因年龄、关系而改变,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3
树立边界感,是一种基本素养

心理学家哈特曼认为:

具有稳固心里界限的人,总是把所有事情都安置妥当,将感情、思想以及物质客体各归其位。

边界感虽然不是有形的,但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
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国界线。
你不能隔岸看到那边的风景很美,或者听说那条河里的鱼好吃,就直接过去,那就犯法了。
刘润老师在《底层逻辑》这本书中,讲到了这样的经典案例。在一场交流会上,认识新朋友、互换名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如果有人忽然问起:我一个月能挣3万,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呀?
你一定觉得这人让你极度的不舒服,因为:你愿意说那是你的事,但我没有义务跟你交换这样的隐私。
还有这个常见交流场景:朋友在微信上向你请教问题,你刚好特别忙,根本没时间看手机。
这时,朋友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我看你没回我,就打电话问问。
你好言好语,坦言自己现在很忙,有什么事可以先留言,等忙完了再找他。
但朋友不但没有谅解,反而变本加厉: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我真是看错了人!
别人时间的所有权属于他自己,你并没有权利占用。
你一旦要强行占用,就属于越界。
这种不顾及别人感受的冒犯,就是典型的缺乏边界感。
无论是他人的时间还是物品,我们都没有权利强行去占用。
刘润老师说:


“大家一般都分得清楚物品的所有权,但是,时间、隐私、权利……这些无形东西的所有权,很多人却分不清楚。”
 
所以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和谐的前提是尊重。
对别人基本的尊重,就是把握好边界感。
我们要时刻训练自己的边界感,注意不要侵犯别人的边界,这是一个成年人基本的修养。



每个人都是一座独立的城池,边界感就像是人和人之间的“护城河”。
保持距离,相互守望,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相处空间;
但太拿自己不当外人,挑战甚至破坏这种边界感,将是很大的侵犯。


【版权说明:本文作者 | 三点水,主编 | 阿医,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章来源于攀登读书,ID:reading gclub_bt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