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怎样与青春期孩子谈性?
父母应怎样与青春期孩子谈性?
读过袁辛老师“孩子性错谁之过?”的文章后,真是感慨万千:我们有悠悠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走过了“谈性色变” 的漫漫长夜,时至改革开放的今日,究竟怎样与青春期孩子谈性,仍然是困惑许多父母的事情。
如今大多数做父母的人不会也不敢和孩子开展这样的对话。尽管那些知识是我们经过多少次仿惶、多少次失误、多少次教训才获得的,我们依旧不会对孩子们讲,我们不好意思开口;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们更不清楚孩子们是否能理解并接受我们的建议。于是我们躲避这个“性”话题。而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会四处出击、八方探求去寻找那个讳莫如深的“性”。
生活有这样一个例子:“在音像商店里,一个男孩在翻找光盘。那是个看上去顶多十二三岁的学生,他躲避着所有人的眼睛,拿起一个光盘看看又放下,放下又拿起。远远扫一眼光盘的封面,那是关于性内容的盘。或许,有人惊扰了他,当他发现有人留意他时;他的脸成了猪肝色,而且羞得连脖子都红了。在藏藏掖掖中,他还是把盘拿到收款台。他送上光盘,眼睛低垂,颤抖着将钱递上。女售货员满脸鄙夷地看他一眼,那神态似乎是在看一个流氓。男孩子是一溜小跑逃将出去的。当再找到那种光盘,发现那是关于性教育的盘,但不适合少男少女看。”
我在热线咨询曾听到一个女孩在电话里哭诉,“你一定要帮帮我,我怀孕了”。那是个初二的女生,和她一起做出蠢事的男孩是她的同班同学。两个孩子无法面对这个事实,男孩子跑药店,专买舒筋活血的药给女孩吃。他们不知道怎么办,情急中男孩想出的办法是──踹女孩的肚子,欲使之流产。这绝非耸人听闻,这样的例子我还能举出很多。
也许有人会问:孩子上中学不是有生理卫生课么?是的,课是有的,但实际情况是:‘当孩子们在初二第二学期生物课的最后一个章节,学到关于性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知识时,我们的孩子已是花季少年了。在此之前,他们早已经历过月经初潮、经历过性梦与遗精、经历过性发育带来的惊悸与兴奋;甚至经历过与异性接触时莫明的“骚动”……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适当的呢?
美国的性教育专家戈尔顿教授认为:“受过家庭性教育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大都能推迟首次与异性接触的时间。”同时,戈尔顿教授还强调:“不要指望仅仅用某种教科书来解决孩子青春期的所有问题,而最好的家庭性教育的方法是和孩子拉家常。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借某件性问题方面的事,打开话匣子,让孩子了解性活动、甚至节育方面的知识。了解这些,并不等于允许他们过早的这样做,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过早这样做有害无益。”
按戈尔顿教授说的去做,和孩子共同探讨“性’对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绝不回避,解释力求准确到位。
有一位细心的母亲在一天早晨发现,上初一的儿子红着脸,在掖藏被精液弄脏的床单,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父亲把儿子叫到一边,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祝贺你,儿子,这说明你是个男子汉了。”父亲给儿子讲了什么叫遗精;为什么精满自溢;什么是男子汉的责任;什么是眼下一个男子最重要的事情……男孩由莫明的羞愧到由衷的自信,这转变来自父亲的教诲。
和孩子谈论性话题,父母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性观念,性不是丑恶的,它是知识,是每个人应知应会的。如果父母的态度暧昧,孩子心中就会留下阴影;对性问题的暗箱操作,反会促使孩子去尝试性,其结果必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障碍。
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重新认识自己。他们的体相意识增强,最关心自己的发育、身高、长相、肤色、嗓音等等。女孩梦想着有婀娜的身材;男孩子幻想着一天之内就变成不折不扣的男子汉。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期的孩子把自己看成是万事都可独自承担的成年人;我们做父母的人则只当他们是没长大的孩子。这是青春期少年和家长最大的矛盾,父母们如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那双方可就成了“敌人”,任你的道理千真万确,他只会充耳不闻,反感万分。父母们得放下架子,把他们当成朋友来尊重,别说“不许”,要多提建议。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心理方面的指导。“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多情?”这样的事我们年轻的时候不都经历过么,不能时过境迁,都忘在脑后了。
其实,父母们要做的事情并不复杂:帮助孩子提高鉴赏能力;引导孩子将梦想的范围扩大;和他们一起思考理想、人生;发现孩子青春期问题不急不恼,因势利导;讲一讲自己当年的经历或者失误……这一切会对孩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青春期,一个让父母惊喜也让他们惶惑的词汇。孩子成长到了这个阶段,一方面,他们就要长大了,另一方面,他们难免会遇到许多生理、心理上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过大量青春期的孩子,对他们的许多问题感同身受。半边天家园热线咨询中接到了一个个令人寝食难安的电话。这些都促使我们告诫家长:如果忽略了对孩子青春期的教育和关注,也许会带来令人难以想像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