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位朋友说:“她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样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才能活得更精彩更快乐,所以当务之急就需要从孩子的学习抓起。”
但接触了心理学的她又在意识层面知道:对于孩子的成长,心理健康和快乐更重要。
尽管如此,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去在意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高低总能牵动她的心。如果孩子成绩好,就好像什么都好。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她就会陷入不安的状态,会出现各种担心:从担心孩子的成绩,到担心孩子未来的就业,在社会上是否能够生存等等。
这似乎是在表达:如果成绩不好,
孩子的未来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再深层一点去看:如果孩子的未来没有意义,似乎自己也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了。
心理学家莱茵提出:存在性不安。意思是:没有完整的自我存在,或者说没有真实稳固的身份性与自主性。
这种不安,会驱使我们去抓住一些东西,控住一些东西,我们才会觉得舒服。
但如果有存在性不安的人,不去面对自己这些部分,就会不停的投射、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种问题,在亲子关系中,尤为常见。
02
当我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时,就会通过拼命抓住别人来证明自我的存在。
不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存在了。同时,不安的情绪会驱使我们抓东西,就像落水的人,去抓救命的稻草。
而孩子往往就成了父母的救命稻草。
最常见的:是父母只在意孩子的学习和成绩,不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只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去做。
在意孩子的情绪,
是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
这样的孩子,
往往更能够尊重自己,
更能构建真自我。
但只在意孩子的成绩、在乎父母所期待的、要求的部分,也就是说,父母无法看见真实的孩子,也看不见孩子的情绪、想法、需要。
这会让孩子构建一种假自我,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为了得到父母的高兴,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只有别人高兴、认可,自己的存在才被确认。
别人不高兴了,自己的存在就瓦解了。
如此恶性循环,无法停止。
这样的人似乎永远都很忙,他们在别人安排的世界里忙的团团转:因为如果自己不优秀了,成绩不好了,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了,自我也就不存在了。
03
有很多父母,自身的自我都没有构建起来,没有真自我,没有个性和自主性,所以最后就去集体那里寻找集体性标准。
所谓集体性的标准,就是:大家都认可的,大家都追求的。
所以我们看到别人怎么样时,自己也要怎么样。我们看到别人家孩子怎么样时,也去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怎么样。
而你又是否想过,你在要求孩子该如何的时候,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
我们很多的育儿观,都是反着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来的。比如,在孩子需要依恋的时候,我们有各种强行断奶的手段、哭声免疫法等。
还有不同的声音,去劝阻妈妈抱孩子,避免惯坏,这都直接破坏了孩子安全感的心理基础。
在孩子开始探索和独立的发展期,家长的各种控制和包办,干扰了孩子的独立意志。
04
我的朋友Lucy,某天,她陪孩子在小区里玩,碰到一位邻居婆婆,这位婆婆很焦虑地说,要送半岁多的孙子去“学习”爬行,朋友说她当时就惊呆了。
这位婆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会爬了,自己家的还不怎么爬,着急了。看见别人家把孩子送到早教那里,老师专门“训练”孩子,她就念叨着是不是也要送去。
她对邻居说:“其实不用去训练,当孩子下回要拿什么的时候,家长不替他拿就好了,孩子很快就会爬会走。”但是,邻居婆婆仍然焦虑。
其实孩子能不能爬,只是表面的焦虑。
而根本的,很可能是存在性不安。
别的孩子能爬,我家的还不能,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孩子不好,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家不好。
这种感觉,就像现在很多家长对子女逼婚。
有位被逼婚的朋友说,她的父母指责他,因为她还没结婚,整个家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似乎如果子女还不结婚,都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一样。
存在性不安,就犹如家长生病了,却抓着孩子喂药吃。
05
如果孩子的学习是为了父母,婚姻也为了别人,那孩子自己的感受呢?学习带来的快乐,恋爱带来的快乐,也都无法真实的感受到了。
因为这一切都被赋予了一种任务感,这一切的背后都藏着不安。
最可怕的是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忍不住的问自己:接下来去哪里,接下来干什么?答案很简单,就轮到他去过份操心他子女的学习、成绩、工作、婚姻…
处于存在性不安的状态下,你和孩子的相处,往往会不经意地入侵了孩子的边界,破坏了孩子的自我功能。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也有这部分不安,那么在你和孩子、和他人的相处中,学着尽量去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和边界感。
因为存在性不安,我们很难和事物建立深刻的关系。而深刻的关系,会有很多真实的感受。
试着学习与孩子建立更深刻的关系,
试着去看到对方的感受,
试着全然地去感受当下。
这些感受最后也会回馈到自身,
成为你的一部分,
一样可以成为我们存在的确认。
亲爱的父母,亲爱的小孩,请尝试着:拥抱你的不安,活出你自己。
当你开始试着探索内在真实的自己,你会发现: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